图片 图片 图片
首页 同心共建强引领 政协履职见真章——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扎实推进专项工作

同心共建强引领 政协履职见真章——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扎实推进专项工作

发布时间:2025-03-24                    信息来源: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

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在自治县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民族地区实际,以“同心共建现代化峨边”专项行动为统揽,将“书香政协”“有事来协商”“双助”活动深度融合、“三力”共进、协同推进,履职成效更加彰显,为峨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2024年,峨边政协新闻宣传工作被省政协评为先进单位,1个乡镇联络站被评为全省“有事来协商”工作先进平台,3名个人被省政协评为先进个人。

一、“书香政协”沁润思想,凝聚共建“向心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峨边政协以“学习新思想、践行新使命、奋进新征程”主题读书与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借助“书香政协”平台,示范带动,政协书香飘峨岭,凝聚起共建现代化峨边的强大思想合力。

(一)创新品牌,让阅读“活”起来。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创新打造“火塘悦读”品牌。打破传统阅读的严肃氛围,委员们与广大群众围坐在火塘边,共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分享读书感悟,让理论学习变得轻松愉悦。2024年,开展“火塘悦读”16次,以“火塘悦读+火塘协商”的创新方式,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惠及群众3000余人,让党的政策方针、发展理念在基层广泛传播,为共建现代化峨边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火塘悦读”工作多次被《人民政协报》《四川政协报》等媒体刊用,政协书香广泛传播。

(二)拓展阵地,让书香“浓”起来。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峨边政协大力拓展阅读阵地,在全县13个乡镇挂牌成立“委员读书室”,在彝区、园区、景区、社区“四区工作室”建设69个“委员读书室”,在“四区”未覆盖的30个村设立“全民阅读书屋”,实现阅读场所全覆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整合图书2万余册,涵盖政治理论、农业科技、文化艺术、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人群阅读需求,政协书香弥漫基层。

(三)融合履职,让成果“实”起来。将读书活动与委员履职实践紧密结合,分类建立8个专题读书群,线上线下开展阅读分享活动。组织开展“我为高质量发展来建言”“书香润机关奋斗正当时”等读书研读活动,委员们围绕峨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繁荣等重点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58条,形成社情民意信息20篇,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切实将读书成果转化为推动峨边发展的实际举措。编辑出版红色文史资料《峨边烈士记忆》,完成《峨边乡愁记忆》采写工作,政协书香深厚沉淀。

二、“火塘协商”赋能发展,激发共建“牵引力”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峨边政协紧扣县委“党建引领、三区联动、城乡融合、全面振兴”发展思路,依托“有事来协商”平台,打造“火塘协商”特色品牌,为峨边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打造品牌,让协商“接地气”。将协商场地从传统的会议室搬到群众熟悉的火塘边、锅庄旁以及笋山一线,以家常唠嗑的方式开展协商,让群众打开心扉,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打造独具彝区特色的“火塘协商”品牌。依托“火塘协商”开展协商活动132次,提出意见建议357个,解决乡镇路灯安装、停车难、产业发展等实际问题128个。“火塘协商”不仅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更是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群众对政协工作的认同感。茗新村“嘉事好商量·火塘来协商”作为市政协2024年专项工作推进会现场点位,“火塘协商”经验做法获参会领导充分肯定,并被市政协以展板方式在省政协片区培训会上宣传推介。

(二)搭建平台,让协商“惠民生”。13个乡镇建立“火塘协商”阵地,在91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全覆盖设立“有事来协商”议事室。通过征集群众意见、专委会调研、下沉委员走访等广泛征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形式开展协商,让基层协商平台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渠道。2024年,围绕“积极拓宽鲜笋销售渠道”“乡村公益医疗互助制度”等民生实事,组织开展协商62次,解决群众农产品销售难、看病无“医”靠等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围绕中心,让协商“促发展”。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聚焦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全域旅游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商活动26次,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78条,形成“做优做强竹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聚焦两园同创,培育县域经济新引擎”“妥善解决引进人才住房保障问题”“规范警务辅助人员招录和薪酬保障”等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建议案,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助推峨边经济社会发展。

三、“双助”活动助力振兴,增强共建“内生力”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峨边政协以“助力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构建“八个一”工作机制,引导委员下沉基层一线,服务乡村振兴。

(一)专家指导,激发振兴“动力”。充分发挥专家委员的作用,组建由21名专家委员组成的“双助”专家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产业指导。建立毛坪镇猕猴桃、宜坪乡金珠枇杷、红旗镇四坪村蔬菜基地、新林镇竹林人家、新林镇茗新村天麻5个田间教学点,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委员专家指导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2024年,累计开展“梨树采摘后田间管理”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次,培训群众1000余人次,推动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二)产业赋能,夯实振兴“基石”。围绕乡村振兴,聚焦农业产业发展,组织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和主席会议专题协商。针对“做优做强竹笋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助推人才振兴”等课题,委员们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提出意见建议26条,助力峨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积突破57万亩,建成峨边首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全省“百县千片”马铃薯高产示范片、五渡镇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宜坪乡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强镇。

(三)民生服务,传递振兴“温度”。引导委员关注民生,主动收集社情民意,撰写社情民意信息26篇,其中省政协采用2篇,市政协采用3篇,县委领导签批转办1篇。带动委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峨边争取到妇女灵活就业项目资金100万元;组织开展“满天星”暖冬关爱行动,为西河中学学生送去价值6万元的防寒衣物;协调经费15万元助力杨河乡林竹产业发展,为群众送去肥料、种子,落实产业发展资金,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政协乐山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地址:乐山市市中区天星路349号

备案号:蜀ICP备14027214号

扫一扫关注

乐山政协公众号